中国国务院总理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

更多关注 | 2025-07-24

7月24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来自中国和欧洲的近60名商会负责人和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就深化中欧经贸合作进行了交流。这次座谈适逢中欧建交50周年,凸显双方对加强经贸关系的重视。

座谈会上,双方企业家代表积极建言献策,表达了对中欧贸易与投资前景的信心。在认真听取发言后,李强指出,回顾过去半个世纪,中欧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凭借强劲的内生动力,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为双方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强调,只要中欧秉持自由开放的理念,加强市场联通和产业对接,就能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李强表示,在当前国际经贸秩序受到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动能减弱的背景下,中欧合作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双方持续扩大贸易和投资往来,可以形成强大经济合力,增强经济韧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他倡议中欧携手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更紧密开展经贸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化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李强建议双方进一步发挥经济互补优势,重点关注服务贸易、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第三方市场合作,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良性的竞合关系,提升对接协同水平,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产业生态。

李强强调,企业家是中欧经贸合作的重要建设者,期待双方企业保持开放姿态,紧密对接需求,在产业投资、联合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他表示,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保障,欢迎更多欧洲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同时希望欧方为赴欧发展的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冯德莱恩在致辞中称,欧中领导人近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晤,就加强合作、应对挑战达成重要共识。她表示,欧中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中国不仅是制造业大国,在创新领域也取得突出成就。欧盟愿以庆祝双方建交50周年为契机,与中方深化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共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妥善处理分歧,营造良好合作和营商环境。她强调,欧方无意同中国“脱钩”,欢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

 

背景信息:

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欧盟已连续多年是中国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重要的投资和出口市场。当前,中欧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第三方市场和技术创新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荷兰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和中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在半导体、农业科技、物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与中国企业有广泛合作。双方政府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负面清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也为企业投资与合作提供了更大空间。

 

结语:

此次中欧企业家座谈会展现了双方对深化经贸关系的共同愿望。中欧领导人和企业界一致认为,坚持开放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培育新增长点,将为中欧以及包括荷兰在内的欧洲国家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该座谈会释放出积极信号,鼓励在荷兰运营的中资企业和欧洲企业携手拓展合作,共同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促进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稿件参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公开报道,原文链接:https://www.mfa.gov.cn/zyxw/202507/t20250724_11676642.s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交流之用,部分内容摘编自公开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方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