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快在欧洲的布局,凭借价格优势与技术创新进入长期由欧美品牌主导的市场。在全球向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此举进一步推动了中欧汽车产业的竞争。
报道指出,此轮扩张已引发布鲁塞尔与北京之间的经贸摩擦,尤其是围绕欧盟对中国制造电动车征收关税的争议。关税旨在保护本土车企,但也凸显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具体布局方面,比亚迪(BYD)正在匈牙利南部建设电动车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并计划在土耳其设厂。公司高管表示,目标是在2028年前实现欧洲市场销售车型的全部本地化生产。奇瑞汽车则将在波兰推出三款燃油SUV,并已在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推广旗下多个品牌。重庆长安汽车今年已进入欧洲,并计划在10个市场开展销售,同时考虑在欧洲建厂。吉利集团则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把吉利品牌引入英国,并通过旗下的路特斯、沃尔沃和极星进一步巩固市场。蔚来汽车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全新品牌车型,但在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上仍面临挑战。上汽集团依靠名爵和大通品牌,今年前七个月在欧洲销量超过17万辆,占市场份额2.1%。小鹏汽车则与奥地利麦格纳合作组装欧洲市场车型,并深化与大众的合作。
【背景信息】近年来,中国车企积极利用电动车和智能化优势进入海外市场。欧洲作为全球电动车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既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增长机遇,也带来政策、关税及本地竞争的挑战。
【结语】整体来看,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扩张将进一步改变欧洲汽车产业格局。对企业而言,需要持续关注政策环境和市场动态,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合作与发展的新机遇。
来源:本稿件参考 Reuters 相关公开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交流之用,部分内容摘编自公开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方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