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领导人举行峰会,聚焦经贸合作与战略沟通

更多关注 | 2025-07-24

7月24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参加第二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双方围绕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经贸合作和全球治理等议题交换意见,强调相互尊重、开放合作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习近平表示,过去50年中欧关系成果丰硕,既惠及双方也造福世界。这一成功经验来自于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面对全球复杂形势,中欧应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为未来50年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他提出中欧关系三项主张: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习近平指出,中欧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存在差异,但双方并无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中国视欧洲为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战略自主,希望欧方尊重中国选择的道路和制度,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习近平强调,依赖和利益交融不是风险,“筑墙设垒”“脱钩断链”不会提升竞争力;中欧经贸关系互补性强,应在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中国将以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开放为中欧合作提供新机遇,希望欧方保持市场开放、谨慎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习近平呼吁中欧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并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强沟通与合作。

欧方领导人表示赞同习近平提出的三点主张,强调欧中建交50年来合作领域广泛、规模不断扩大,双方已成为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方称中国是制造业和科技大国,创造了脱贫奇迹,愿继续支持中国发展。欧洲愿意深化欧中关系,建设性处理分歧,在平衡、对等、互惠基础上取得更多积极成果,并明确表示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欢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欧方强调欧中应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抵御保护主义,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并期待与中方共同开创未来50年更美好的欧中关系。

 

背景信息

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的重要出口市场和投资来源。中欧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荷兰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和中国在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在农产品、半导体、物流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与中国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当前国际经贸环境面临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挑战,双方领导人强调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有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并为企业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

 

结语

此次高层会晤释放了中欧深化合作的积极信号,为企业界提供了战略指引。双方一致认为,通过相互尊重、开放合作和践行多边主义,中欧关系可以在未来50年实现新突破。对在荷兰运营的中资企业以及在中国投资的荷兰和欧盟企业而言,这场会晤将进一步增强信心,鼓励双方在绿色经济、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等领域开展更紧密合作。

本稿件参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公开报道,原文链接:https://www.mfa.gov.cn/zyxw/202507/t20250724_11676247.s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交流之用,部分内容摘编自公开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方及时处理。